您好,欢迎进入PBL校际研习“桑与蚕”版块!
阶段2:如何养出健康的蚕宝宝?-阶段任务-PBL校际项目研习——桑与蚕
阶段2:如何养出健康的蚕宝宝?
发布时间:2024-02-16 22:06:55浏览次数:83

如何养出健康的蚕宝宝?

春暖花开,桑树发芽,在这适宜的季节里,小伙伴们拥有了蚕卵和桑叶,盼望蚕宝宝能够早一天孵化。绝大多数商用品种是那种白白胖胖的蚕儿,体质一般都不错,易于存活。如果大家饲养的是体质较弱的斑纹蚕和彩茧蚕,那么这一期课堂会让你受益匪浅。

养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蚕宝宝作为一种早已被人类驯化的脆弱昆虫,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死亡,甚至招来团灭。我们辛辛苦苦把蚕宝宝养到末龄,眼看就要吐丝,却在短期内集体发病、死亡,是一件多么令人伤感的事情!因此,大家想要养出健康的蚕宝宝,就需要在饲养过程中注意细节,得到精心照料的蚕宝宝,一般都可以营茧的。

接下来,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讲讲健康养蚕的几个要点。

蚕卵的孵化和消毒

首先是蚕卵。一般来讲,从蚕卵开始孵化的蚕宝宝是最健康的。在第4期课堂中我们曾提到:当获取蚕卵后,孵化无需随身携带,避免路由器加温,避免光照,否则会出现大量死卵,甚至全部死亡。

除了孵化环境因素外,我们可以对蚕面进行【消毒】。一般来讲,病毒难以在体外长期存活,而细菌、真菌等物质仍可残留在卵壳上面。疫情期间,家中一般都会保留酒精,我们可以用酒精对孵化期的蚕卵进行消毒——把蚕卵纸用酒精湿润后晾干即可,之后将蚕卵放置在室内的桌面上静等孵化。

要孵化的蚕卵一定会孵化。等待可能有些漫长(前提是你的蚕卵已经解除了滞育),十天半月,笔者能想象大家那时候欣喜若狂的样子。

在蚕卵点青到孵化的阶段,尤其要注意蚕卵的保湿。此时的胚胎基本发育完成,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弱,如遇到30℃以上的高温,以及特别干燥的环境,会造成蚕体虚弱。明明看着蚁蚕要孵化,但最终死在了卵壳中。

蚁蚕像是没有腿的蚂蚁,又小又黑,吃的很少。如果饲喂不及时,桑叶一旦干燥,蚁蚕就容易出现死亡;如果蚁蚕太多,会导致蚕粪大量产生,蚕座过于潮湿,也会让蚕生病。适量的养蚕,如每品种30-50条为宜,同时饲喂要及时,清理要及时,起码做到一日一清。

640.png


小蚕的清理也会让新手感到头疼——蚕太多了,我清理不完!其实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加速清理。我们把新桑叶像剪纸一样,剪出一些大的缝隙,甚至直接手撕都可以,然后将其放在旧叶上。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下面的小蚕能够爬到新叶上来,过半个小时,我们再把没有上来的小蚕一条条拣上来,把废叶和蚕粪丢弃,蚕座又变得清洁干净啦。清理over,就是这么简单!

3龄以下的蚕太小,饲喂不方便,迫不得已,笔者一般选择密封饲养。找个带盖子的饭盒来饲养,要注意盒子内侧不要出现水汽,过于潮湿的环境会让蚕生病。

叶子干的太快,小蚕容易死,而密封环境下的叶子不容易干,但潮湿的环境容易让蚕虚弱,这是个双刃剑。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相信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小蚕饲养方式。

此外,要留意饲养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天敌,如蚂蚁、蠼螋等,可将蚕座置于桌面,避免天敌侵扰。

大蚕的饲养

大蚕期是蚕病的高发期,当蚕生长至1.5厘米以上时,我们就不能再闷养了。大蚕的清理要比小蚕方便了许多,徒手抓取已不成问题,蚕座要及时清理,保持干燥,起码不能过于潮湿。

笔者认为,除非处于眠期,一切看似不健康的蚕都应该及时淘汰,不建议隔离。蚕病很难治疗,一般只用来防治。简单来讲,蚕期泼洒石灰粉可以有效阻断病毒病的传播,盐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可以有效杀死有害细菌,保持蚕座的干燥可以防止真菌病的出现。高温季节邮购活体蚕是后期蚕病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640.jpg

大蚕的环境温度要低一些,一般应低于25℃,必须经常通风,空气循环可以带走一些病菌。高温多湿环境是导致蚕病的最主要因素,必须引起足够重视。

养蚕数量一定要适度,或者说蚕座不能过于拥挤。一个育苗盆养30条蚕的密度就很高了。有条件的话,不同品种可以分类饲养,能够降低后期蚕病的爆发的概率。


回到顶部